归档 2011

最后更新于 .

C/C++代码中,野指针问题历来已久,当然,大家都知道new/delete要成对出现:

A *p = new A();
delete p;
p = NULL;

然而现实中却并不是总是如此简单,考虑如下例子:

class A
{
public:
    C() {}
    virtual ~C() {}
};
class B
{
public:
    B() {
        m_pA = NULL;
    }
    virtual ~B() {}

    void SetA(A* p)
    {
        m_pA = p;
    }

private:
    A* m_pA;
};

A* pA = new A();
B* pB = new B();
pB->SetA(pA);

delete pA;
pA = NULL;
//此时B中的m_pA已经无效 ...

最后更新于 .

由于公司业务需要,花两周时间实现了一个小型的支付系统,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各种必须的模块如账户加锁,事务性保证,流水对帐等都是有完整实现的,整个开发过程中有很多经验积累,再加上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大部分都是些研究性的论文,对实际使用价值不大,所以这次特意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这个系统可以用作小型支付系统,也可以用做第三方应用接入开放平台时的支付流水系统。

原来的需求比较负责,我简化一点说:

  1. 对每个应用,对外需要提供 获取余额,支付设备,充值 等接口
  2. 后台有程序,每月一号进行清算
  3. 账户可以被冻结
  4. 需要记录每一次操作的流水,每天的流水都要和发起方进行对账

针对上面的需求,我们设置如下数据库:

CREATE TABLE `app_margin`.`tb_status` (
    `appid` int(10) unsigned NOT NULL,
    `freeze` int(10) NOT NULL DEFAULT 0,
    `create_time` datetime NOT NULL,
    `change_time` datetime NOT NULL,
    
    PRIMARY KEY ...

最后更新于 .

用php有两个月了,说实话用惯了django,再用php开发真的有点郁闷,简单列一下,并非批评,仅为入门的同学少走弯路:

  1. 取不到post的数据 当url为如下形式:
    xx.com/?mod=x&act=y
    
    而method又为post的时候,post的数据会取不到;必须改成如下形式:
    xx.com?mod=x&act=y
    
  2. 字符串连接 这么写代码是会报错滴:
    echo 1."xx";
    
    必须这么写才行:
    echo 1 ."xx";
    
  3. require之后,不知道自己引入了些什么 这个地方,如果和C或者C++来比确实也没啥问题,关键是python的from x import y 的方式实在是让人赏心悦目,所以忍不住抱怨下。

OK,抱怨完了,言归正传。 其实这些问题都还好,仔细点都能解决,最让我不爽的是php的所有框架(不排除我孤陋寡闻,欢迎大家指教)居然都没有提供一个类似于django的form类。 心灰意冷之时,突然想起来之前看到过一个仿django的php框架,虽然整个框架还有很多问题,不过form类这部分应该完成了吧。 pluf ...

最后更新于 .

这次还是把遇到的几个问题整理一下,希望再遇到的同学能轻松解决。另外最近博客的feeds延迟更新的原因也会一起说明一下。

1.linux下创建线程导致内存泄漏

今天在外网发布了一个server之后,用top发现virt的使用量一直在涨,而且一次涨8m。于是可以断定有内存泄漏了,经过排查,最终确定原因出在多线程的问题上: 代码如下:

pthread_t thread_id;
int ret=pthread_create(&thread_id, NULL, flush_thread_work, (void*)&m_sql_client);
if(ret!=0){
    APPSCORE_ERROR("Thread creation failed:%d",ret);
    return ret;
} 

在flush_thread_work函数内部:

void* flush_thread_work(void* args)
{
    //....do something
    return NULL;
}

代码中启动了一个线程之后,主进程就继续执行,任由新线程自生自灭了(没有调用thread_join),而主进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拉起这样一个线程来做一些数据落地的事情。 这样的写法实际上是会造成内存泄漏的. Linux man page 里有已经说明了这个问题:

When a joinable ...

最后更新于 .

公司还是不推荐用python,只好屈服使用php,不过用python习惯了,真是发现有些地方不适应,今天写了一段代码,语法检查怎么都通不过,特地放在这里,希望有朋友能指点一下。 代码如下:

function get()
{
    $arr = array(
        1,2,3
    );
    return $arr;
}
$y = get()[1];
echo $y;

执行会报如下错误:

Parse error: syntax error, unexpected '['

一开始我还以为又是少写';'之类的问题,仔细检查未果,所以把代码拆成两行,变成:

$y = get();
$y = $y[1];

居然执行成功了! 于是我不解了,为什么连c++都支持的语法,而php里面却不肯支持? c++的代码如下:

vector<int> foo()
{
    vector<int> vec;
    vec.push_back(1 ...

最后更新于 .

好吧,我知道是大半夜……,但我还是觉得赶紧花上半个小时,把这最新的想法分享出来是值得的~直接进入正题~ 我们来模拟一个场景,需要你去抓去一个页面,然后这个页面有好多url也要分别去抓取,而进入这些子url后,还有数据要抓取。简单点,我们就按照三层来看,那我们的代码就是如下:

def func_top(url):
    data_dict= {}

    #在页面上获取到子url
    sub_urls = xxxx

    data_list = []
    for it in sub_urls:
        data_list.append(func_sub(it))

    data_dict['data'] = data_list

    return data_dict

def func_sub(url):
    data_dict= {}

    #在页面上获取到子url
    bottom_urls = xxxx

    data_list = []
    for it in bottom_urls:
        data_list.append(func_bottom(it))

    data_dict['data'] = data_list

    return data_dict ...

最后更新于 .

之前在www.vim.org上逛,很惊讶于一个刚发布的插件居然就能获得100多的评分,很是吃惊,看了介绍才知道居然是一个类taglist的插件,并且弥补了一些taglist未曾解决的缺陷。 链接如下: Tagbar

我们以C++的头文件和实现文件为例,用图片来直观的比较一下与taglist.vim的区别。

首先是头文件,代码如下:

class CTestTagBar
{
public:
    CTestTagBar();
    virtual ~CTestTagBar();

protected:
    int GetName(bool bOpen);

private:
    int _init(int timeout);

private:
    int m_ret;
};

截图如下,其中左边的是taglist,右边的是tagbar。

1

然后是cpp文件,代码如下:

#include "test_tagbar.h"
CTestTagBar::CTestTagBar()
{}
CTestTagBar::~CTestTagBar()
{}
int CTestTagBar::GetName(bool bOpen)
{}
int CTestTagBar ...

最后更新于 .

上一篇文章《更简洁的C++数据库访问框架-soci》介绍了soci,但也同时提到了一个缺点---insert/update/delete操作的时候,没有返回影响了多少行。 另外还有一个隐性的原因,soci的代码大量使用了异常,而项目中要求底层代码是严禁抛出异常的(其实google也是有这个要求的)。 基于以上两个原因,所以最终没有把soci用在生产环境。 但是又不想每次都重复去调用那些繁琐的MySQL API,所以这次又重新对MySQL API做了一层C++的封装。 其实相信每个和mysql打过交道的程序员都应该会尝试去封装一套mysql的接口,这一次的封装已经记不清是我第几次了,但是每一次我希望都能做的比上次更好,更容易使用。 先来说一下这次的封装,遵守了几个原则,其中部分思想是从python借鉴过来的:

  • 1.简单
  • 简单,意味着不为了微小的效率提升,而去把接口搞的复杂。因为本身数据库存储效率的瓶颈并不是那一两次内存copy,代码中随处可以看到以这个为依据的设计。
  • 2.低学习成本
  • 使用一套新库通常意味着投入学习成本,而这次的封装并没有像django那样实现一套完整的模型系统,也没有做soci那样的语法分析器,我选择最简单易懂的方式:做sql语句拼接器,所以对习惯了使用原生mysql api的朋友,学习成本很低
  • 3.模块化
  • 代码实际包括了两个模块,一个是mysql client端的封装,一个是sql的拼接器,这两个模块是完全独立的,调用者可以任意组合或者独立使用。
  • 4.尽量使用STL以及模板,简化代码编写
  • 最大的特点就是大量使用了stringstream进行类型转化 ...

最后更新于 .

一直以来,笔者都在不停寻找一种更人性化的数据库访问方式(并不是说默认的方式不好,而是有时候的确在模块化设计中不太方便)。 后来有幸在php中找到codeigniter的ActiveReord,详细参考这篇文章: 抽离CodeIgniter的数据库访问类! 然而c++却始终用着最原始的方式,昨天趁着项目要用的机会,在网上搜索了好久,总算让我找到两套c++的数据库访问框架:

两套代码我都拿下来看了一下,litesql实现了一套完整的代码自动生成,功能强大,但是也很重;soci相对要轻量,但是同样也实现了数据结构到数据库表的映射。本人还是比较喜欢轻量的东西,所以最终选择了soci。经过这两天的试用,感觉非常不错。 官方的文档也很详细,所以这里就用我写的单元测试代码来做一下简单的讲解:

首先创建库表:

create database soci;
CREATE TABLE `tb_test` (
  `id` int(11)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name` varchar(32) default "",
  `sex` int(11) default 0,
  PRIMARY KEY  (`id`),
  UNIQUE ...

最后更新于 .

其实很早就想写这篇文章了,虽然晚上介绍vim的文章很多,本博也已经就vim的使用写了70多篇博文,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还有很多人对vim能做什么存在误解,包括:

  • vim对中文支持不好
  • vim适合临时编辑文本,对IDE的支持不好
  • vim的内嵌脚本语言不够强大,不像emacs的lisp那样无所不能

我不知道提出这些论断的人是因为不了不了解vim的现状,还是是对vim心存偏见。

本博在写vim相关文章的时候,一直坚持只谈技术的原则,不会涉及到与其他编辑器尤其是emacs的任何比较,然而最近在看了某些博文之后,觉得为了不让某些已经过时的观点给初学者选择编辑器时造成困扰,写下这篇文章十分必要。

OK,我们正式开始,在文章的末尾,相信大家都会明白上面的几个观点是否正确。

一.普通人的编辑利器

之所以第一点就提到这个,是因为"文字处理"当然是一个编辑器最基本的功能,而能把编辑的体验发挥到极致的也恐怕只有vim而已了。

这一节,也会参考善用佳软对vim的使用心得,相信用户的感受是最好的证明。

  1. 免费
    用户再也不用去网上辛苦的下载D版了!
  2. 提高输入速度
    这个相信也没有什么好争论的,纯键盘操作的速度是鼠标无法比拟的,虽然会带来一定的学习成本,但是相信还是值得的。
  3. 完美支持中文,并支持多种文件编码
    很多编辑器会有处理多字节编码的问题,而vim完美解决了这一点。(如果你的vim没解决,请参考linux下vim的编译以及终端乱码的最终解决方案
  4. 文本笔记管理
    这要归功于vim的一款插件:voom,详情可以参考善用佳软的这篇博文--VOoM(原VOOF):vim实现带折叠双栏树状文本管理

二 ...

每月存档

去年

2010

明年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