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于 .

今天是周一。
我请了一天假,带全家一起去广州泡了温泉。

去之前,老婆一直想要开电车,因为省钱……
我看了眼接近200公里的路程,又想了想电车400公里的续航,还是果断选择了油车。

油车的提速还是比不上电车。
不过也还是会跑到最高限速,也很容易达到132。

我很喜欢油车的感觉,7年的老车了。
高速上开起来很稳,一家人都坐在车里的时候,也很有安全感。

因为平常通勤都开电车的关系,油车闲置了接近两年,平均每2~3周能开出来一次,给电瓶冲一下电。
前段时间发现电瓶似乎能坚持到一个月,所以现在的频率基本是一个月一次了。

百公里加速8秒多,跟电车的5秒多相比,确实差异太大了。
深踩油门的时候会轰轰作响,时速120的时候超车要挂到S档,油门响应才比较灵敏。

但是不妨碍我喜欢它。

之前看有人说,如果你锁好车之后甚至都不会回头看一眼你的车,说明你不是真的喜欢它。
如今已经7年了,我锁好车之后还是习惯回头看它一眼。

我很喜欢它。

我越来越喜欢那些老的物件。

开油车的时候,因为显示屏是可收缩的,所以有时候我会将显示屏隐藏起来,这样车里就只剩下仪表盘上的指针,和开车的我了。

这会让我感觉,开车这件事情,变得很纯粹。

当然,它并不完美。

2.0t的涡轮增压会让我感觉缺少一点机械的纯碎感,如果重新选一次,我可能会选择2.5L的V6自吸发动机,不过就是贵一点,也慢一点 ...

最后更新于 .

博客上发的文章终究还是少了。

然而也不是自己写的东西变少了,而是写完之后公开发布的东西变少了。

说到底,是顾虑变多了。

对外公开发布的东西,不可避免的会公开自己的想法,暴露自己最近的生活,谁都能可以看到,老板,下属,同事。

所以最近虽然写了很多东西,记录了很多感想,确实一篇文章都没发布出来。

我数了一下,得有四、五篇吧。

其实在这个博客上最口无遮拦的是什么时候呢?

是自己在创业的时候。

因为不用考虑其他人怎么看你。

不过自由总是伴随着代价的,那就是自己要承担后果,如项目失败,公司倒闭。

所以你看,这篇文章写了一大堆,你都不知道我在说什么。

朋友圈也是一样,自己总是几个月没一个动态,我都特怕我新加的好友以为我屏蔽了他。

当然,朋友圈自己也确实懒得发,也懒得看。
年纪越大,似乎就越懒得关注别人的生活。

那为什么,自己还要写文章记录下来?

下面这段话,来自一个游戏开发的博主,特别触动我:

游戏其实体现出了游戏设计者希望将你游戏里的一切行为都要盖印的冲动,哪怕是看起来再没意义的行为,都要在有意义的系统里面,去划分一席之地给你。

说的是游戏,其实是人生。

我们会去对看过的电影写下影评,对吃过的店面做出评价,对今天的思考做出记录。
因为我们想给这一切赋予意义。

否则,浑浑噩噩的一天天过去,怎么证明我们曾经来过?

最后更新于 .

“平等”这个话题其实是比较敏感的话题,尤其是当今这个充斥着政治正确的环境下,很容易产生争论,所以我在这里也只是表达一些我个人的观点,如果大家觉得不合适,也欢迎探讨。

先摆明我的观点吧:

  • 我向往平等
  • 我不相信平等
  • 我追求平等
  • 我接受合理的不平等

其实这里面的观点很大程度来源于曾仕强老师的思想:

人的人格是平等的,但是其他的很难平等,我们只能追求合理的不平等。

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因为以下哪些属性遭到面试淘汰是面试歧视?
我也写上之前我自己的答案。

  • 性别
    注意,我这里没有说歧视男性还是歧视女性。
    是。

  • 年龄
    是。

  • 种族
    是。

  • 纹身
    这里开始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我个人是倾向于不是,因为候选人有纹身的自由,公司有不接纳有纹身的人的自由。

  • 穿戴
    不是。

所以我后来也总结了一下,在我的价值观里,如何判定是否属于歧视?

如果是自己无法决定的属性,是歧视。比如性别、年龄、种族、残疾等
如果是自己可以决定的属性,不是歧视。比如发色、纹身、穿着等。

我很久以来都以此为判定依据,直到我后来遇到了另外一个问题。

智力,是否属于面试歧视呢?

智力并不是自己可以决定的属性,但是大部分公司应该都不会招聘一个智力低下的人,而公众也无法因此来指责它 ...

最后更新于 .

哦,不要想歪了,这里说的屁股,是“屁股决定脑袋”里的屁股。
觉得不好听的话,可以翻译成:立场决定观点。

其实我们都是自己屁股的代言人。

不过,我从来也没觉得这个是不好的事情。
作为一家公司,一个集体,我们是多元化的,只有其中的每一个个体都为自己发声,整体才会达到一个动态的平衡。

当然,我还是说清楚的是,这里表达的是争取自己的利益,而非打压别人。

前段时间在脉脉上逛的比较多,不知道是脉脉氛围组,还是大家的认知真的如此,很多言论让人觉得无法理喻。

凡是努力工作的,都是工贼;凡是批评下属的,全是Pua;凡是规划未来的,都是画饼。

我知道大家最近都在反内卷、反pua。
但是否有些矫枉过正了呢?

说出这些话的人,或许并没有意识到一个问题,就是总有一天,他自己也可能会成为领导,自己有一天也可能为团队规划未来。

也可能,这些人是知道的。

只是屁股坐在了当前的位置上,所以就让屁股完全的决定了脑袋。

因为自己是团队绩效不好的人,所以就讽刺那些想要努力工作获得成绩的人。
因为自己是被批评的人,所以无论是否是自己的原因,都归咎于领导和外部原因。
因为自己对于未来没有规划,所以对所有的未来规划,都认为是画饼。

我不是说所有情况都是如此,我只是提出一个假说,一种可能。

我们真的要成为屁股的代言人吗 ...

最后更新于 .

内卷这个词,现在在国内应该算是非常火了。
然而,最近对于某些被内卷修饰的案例,我总是隐隐约约觉得哪里不太对,但是又不太肯定。

所以,我这几天研究了下内卷这个词的由来,最终在维基百科上找到了比较靠谱的答案:内卷化

这里将定义摘抄如下:

内卷化(英语:Involution)是一个社会学概念,也翻译为过密化,用以形容社会文化重复劳作、发展迟缓。内卷化出自拉丁语词汇“involutum”,原意是“转或卷起来”,因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美国人类学家亞歷山大·古登威澤爾、美国社会学家克利福德·格爾茨等人的使用而闻名。格爾茨的内卷化概念借由印度裔汉学家杜赞奇、华裔历史学家黄宗智等人的使用引入中国农村研究,在中国学界引起争议,内卷化概念现今是中国学界影响较广、提及频率较高的概念之一。

虽然有定义,但是理解起来还是一头雾水。
所以推荐大家有时间还是去看下维基百科下面的具体案例,尤其是关于“毛利人的装饰”的案例,理解起来会容易很多。

这里,我仅谈谈目前国内所指的内卷。

我以为:内卷,指的是未产生额外整体价值的竞争。

举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例子:

茴字的三种写法。
原本,茴字一种写法足矣;但如果一个组织的所有人都不得不去学习茴字的三种写法,但却并没有额外的作用,那么,此时的现象,就是内卷。

什么叫做未产生额外整体价值呢?
即多学会两种写法,并没有使得组织的效率或者质量产生任何提升。因此站在整体上来看,这样的竞争属于内耗,是有害无利的。

那么是否可以说是完全没有价值呢?
也不能这么绝对 ...

最后更新于 .

其实想写这篇文章也是很久了,只是每次都犹犹豫豫不肯着手。
一是看这博客的不少人也是现实中的朋友,像以前创业时的口无遮拦肯定不行;二是太长时间没写,想说的太多,反而不知道从何说起。

以前听人说,互联网是有记忆的,你做的所有事情,都会在互联网上的一个角落里被记录下来,无法消灭。
又有人说,互联网是没有记忆,你所努力的、付出的、尝试留下痕迹的,最后一样都不会留下,像从来都没有存在过一样。

我去看了下和这博客当年同时期的其他博客:emacser.cn 关了;善用佳软6年没更新了,22年居然突然更新了一下。
想起当年博客大行其道的时候,想起emacs和vim的信徒们唇枪舌剑的时候,还是有会有些感慨时过境迁。

当然,也有没有被时间改变,反而变得更加精炼的东西。
比如自己一直在用的Vim。

如果说在当今时代,作为一线开发用Vim还算是比较正常的话,基本都是管理工作却还在用Vim的,恐怕确实没有几个人了。

以前用Vim写代码,现在用Vim写markdown,配合livereload,倒也是惬意的很。
不过偶尔还是要写写代码,毕竟核心技能不能丢嘛,哈哈。

说回自己吧。

其实从上篇博客之后不久,我就放弃创业了。
回了大公司,回到打工人的身份。

现在回想起来,创业固然是需要坚持的,但是及时止损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创业这8年多,有小小的成功过,也有后来的跌倒。
其实自己是蛮感激这第二段创业经历的 ...

最后更新于 .

文章的标题不是我最早说的。
而是一个视频底下一大批游戏创作者们的心声。

那个视频,是 《黑神话:悟空》

当时看到这个视频的时候,我感动的热泪盈眶。
一方面,感叹于终于有人要做中国自己的3A游戏了。
一方面,也在叹息,那个人,终于也不是我。

这也是创业以来我第一次深深的自我怀疑:自己在做的这些游戏,算什么?

《矩阵危机》算是自己真正想做的游戏,实时多人对战,帧同步服务器,确定性物理引擎,随机地图。1年多的时间,我们也确实投入了很多。
然而,当市场验证结果不理想的时候,当我们发现方向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只能选择更改方向。

给腾讯天美做外包,做h5小游戏上国内几大平台,现在又在做海外超休闲小游戏。

这些,真的是我当年出来创业的初衷么?

其实落差真的是挺大的。

不过能怎样呢?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去做那些光鲜无比的事情,即使我自己都看不上的超休闲游戏和其广告变现形式,我们也要承认很多厂商在海外赚的盆满钵满。

正经赚钱的生意,不丢人。

说起来,前段时间买量的数据倒是还不错,算是对我入门广告投放1个月的奖励吧~截图是美国区的。

不过Google Play最近把我们的应用给下架了,说是有windows恶意程序,我寻思一个apk里面即使有windows恶意软件也运行不了啊?
最近正在申诉,希望能尽快有结果吧,实在不行只能注册新的应用ID了。

而且比较恶心的一点是,一旦Google Play上被下架 ...

最后更新于 .

!!!本文含有《最后生还者2》剧透

记录一下最近的几个游戏吧,也顺便分享一下感受。

一. 《健身环大冒险》通关

先贴几张通关截图。

从今年2月份开始锻炼,一开始因为疫情在家办公,所以保持每天锻炼一次的频率,后来恢复上班后,保持两天一次的频率。

到7月24号完全通关,总共瘦了15KG。

极其推荐给想要锻炼身体的朋友。

二. 《最后生还者2》通关

这一代网上差评很多,虽然我对结局也有些抵触,但也还勉强能够接受。

且不说埃比中途放过艾莉一次(如果算上开头那次应该是两次)的原因,如果艾莉最终真的选择杀死埃比,那么要不要把勒弗一起杀死?

如果选择杀死的话确实可以永诀后患,但是埃比尚且知道放过无辜的人,如果艾莉反而杀死了无辜的勒弗,那不是艾莉比埃比更加残忍?

如果选择不杀的话,那么这场循环往复的复仇又什么时候能够终止?

更何况艾莉也开始有了自己的孩子,乔尔能够为了艾莉放弃全人类,那么艾莉能为了孩子做到什么呢?

但我也能理解很大一部分低分玩家的情绪,尤其对于和我一样有着一代感情的玩家来说,确实对于这样的结局是难以接受的。

乔尔的死,杰西的死,一个刚刚还活蹦乱跳的人,突然就在你眼前一动不动了。

你痛苦,你愤怒,你想复仇。

但偏偏,制作组让你去控制埃比,让你去体验埃比的痛苦,她又何尝不是失去了父亲,曼尼,欧文?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点是曼尼死的那一段,当我看到曼尼死在面前 ...

最后更新于 .

发现想抽时间写博客实在是太难了,不过我觉得今天这一篇还是很值得写一下的。

熟悉我的同学应该都知道,我之前做了一款《矩阵危机》的产品,使用的是帧同步的技术。

简单画一下V1架构图:

  • Gateway

    网关服务器。

    负责客户端连接的接入,使用协议TCP。

    使用C++编写。

  • KcpProxy

    Kcp协议的代理服务器。

    客户端默认使用Kcp连接服务器,如果失败会自动回退到Tcp。

    使用C++编写。

  • RoomServer

    房间服务器。运行战斗逻辑,每个房间同时仅能运行一场战斗,帧率为15帧/秒。

    房间服务器与Gateway间通过Tcp连接,每个房间建立一个一条独立的连接。

    使用Python编写。

整个架构还是比较清晰的,但是里面有个极大的问题:性能

因为python的性能实在是太差了,对于RoomServer每秒15帧这种cpu密集型的业务场景完全不适合。

至于python的性能有多差,我当时做过一个简单的测试,同样的业务代码,c++是python性能的10倍左右。

可能直接说这个数字大家也没什么感觉,但是要知道换算成服务器的话,那就是10倍的服务器量,10倍的成本。

所以这也是要做架构升级的原因。

而升级的方案也有多种,其中一个方案如下:

其核心逻辑是将CPU密集的RoomServer放到Gateway中去,而额外多出来一组RoomController负责对Gateway和Room进行控制。

RoomController可以继续使用python实现。

这样的方案虽然解决了性能问题,但是却导致gateway的功能过于耦合,不是好的设计方案。

还有一个方案就是将RoomServer直接使用C++重写,每个Room开一个线程 ...

最后更新于 .

发现每天的想法都很多,积极的,消极的。
但是当想要付诸纸笔的时候,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所以这篇博客就当作碎碎念吧,想到哪就写到哪。

一. 生命的意义

最近经常在思考人生的意义,以前我觉得,人类可能是被圈养的,有人在一直观察着我们;或者可能是我们其实都是虚拟世界里面的角色,有人在操控着我们。
但最近我开始悲观的觉得,可能没有任何人在意我们。

文章的标题是《不如蝼蚁》,因为蝼蚁之于人类有时候还算是有趣的存在,毕竟我4岁的儿子有时候还是会饶有兴趣的看蚂蚁半天(当然我小时候也这样)。

而人类,甚至于生命这个整体,可能都是无人在意的。

当然,我作为生命中的一个独立个体,肯定是无法理解生命本身的意义的。

如果看过《失控》应该能理解我说的这句话,水滴是很难理解大海的。
水滴汇集成大海之后已经完全变成了不一样的东西,哪怕大海确实是无数的水滴。

所以,无论是我,以至于生命中的任何一个个体,都应该是无法理解生命本身的意义的。

但如果《失控》里说的是正确的话,那么有一条是可以确定的,生命是希望无限扩张的。

从海洋到陆地,从地球到太空。

而想要实现这一切的基石,是繁衍。

基于此结论,我之前产生了一个很奇怪的想法。那就是:

我生育了下一代,对于整个生命来说,是有意义的。

我觉得,对于大部分人来说 ...